您的位置:首页 >> 军事

幸福写满无腿女孩的脸_情感空间

来源:洛阳新闻网  日期:2023-11-15  阅读:

    一个无腿女孩,和一个身体健全的男孩,从网上相识、相知、相恋,到结婚生子,演绎出一段人间最美丽的幸福传奇。昨日下午,在湖北大学家属区的一套温馨的两居室里,记者随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两位专家,看望了这对年轻的夫妇和他们的爱情结晶——一个已半岁的健康宝宝。

第一眼看到沈 d,很难想象她是个无腿的人。明亮纯净的眼眸,如婴儿般透明的脸,温顺大方的举止——在她面前,没有人会产生那种所谓的同情和怜悯,相反,还会生出一些迷恋。

“郁溪长得挺好的,皮肤像爸爸,脸盘像妈妈。”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肖梅主任和赵新霞护士长看到出生6个月的郁溪发育正常,非常健康,感到非常欣慰。沈 d的母亲忙前忙后地招呼众人喝茶,而忸怩的男主人郁则乐和和地抱着儿子郁溪,年轻的沈 d1脸灿烂的笑。家里客人来了1拨又一拨,小郁溪已“见怪不怪”,笑着、闹着……

带着不幸降临的女孩

1979年4月22日,沈 d在武汉市的一家医院出身。接生的医生惊奇地发现,刚出身的女婴没有腿!听到医生的议论,产床上的沈妈妈挣扎着看到了婴儿,顿时大脑里一片空白,孩子为何会是这样?至今沈妈妈想起当时的情形,还是觉得非常难过。沈 d的爸爸说,既然是我们的孩子,就一定要养活她,让她像正常人一样生活,也不枉来人世1遭。从此,沈家有了一个残疾的孩子。

据沈 d的母亲回忆,在她怀孕的时候,曾由于痢疾注射过氯霉素,可能就是那次输液惹的祸。

妈妈背着沈 d读完了小学、初中。后来,由于她活动少,比较胖,妈妈背不动了,沈 d只好在家里自学。她学完了高中的课程,又自修了大学中文课程,并取得了大专文凭。

网络上的荣幸相识

1999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沈 d在表妹的帮助下学习上网,随后她开始爱上这个虚幻又奇特的世界。

从小失去双腿的沈 d,对外人并没有多少戒备心理,她用真名在网上用qq聊天,结果偶然遇上了祖籍上海的男孩郁。郁在东北长大,自然就对这个叫“沈阳”的女孩有了亲切感,一问才知道,“沈阳”是一个武汉姑娘的真名。

“两个人都很诚实,用真实姓名,很偶然地遇上了!”回想当初,沈 d1脸的幸福。网络那端的郁很坦白,一开始就告知沈 d:自小父母离异,生活并不算太幸福。郁的父亲祖籍上海,年轻时作为知青下放到吉林延边,娶了当地1名姑娘为妻,后来又离异,再后来落实政策回到上海,但却把儿子郁留在了吉林延边。

对待这样坦白的网友,沈 d也如实相告:“我从小双腿就残疾了,但生活一直很幸福,老天对我很眷顾!”

双腿都没了,还说生活很幸福?!这一点显然让网络那边的郁不太相信。也就是由于对方不相信,沈 d1赌气,不久就将自己的生活照寄了过去……

沈 d说,郁的坦诚、幽默赢得了自己的好感。看到在摄像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沈 d,记者感受到一股自信、乐观。也许,正是这样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,让自小遭受父母离异、缺少家庭温暖的郁感受到了温暖。一切都是那样随便,但彼此的温情却在远隔千里的网聊中不停地升温。

郁说:“我们结婚吧”

有了网络聊天,生活视角拓宽了,但沈 d坦承,当时并没成心想到这个叫郁的上海男孩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甚么,也没有特地要与郁聊天。现在回想起来,或许幸福正在不经意间走向自己吧。

在网络上,虽然有时聊很多些,有时聊得少些,但每次两人都聊得很开心。时光就这样流逝着,除心灵的默契和快乐,网络上的一切都显得稀松平常。沈 d说,关于感情,自己一点也没有多想,“结婚”,更是“石破天惊”般蹦出来的。

那是2002年,沈 d和郁的联系多了,郁还时不时打来电话问候沈 d的近况。忽然有一天,qq小头像闪动着,网络那头传来郁热情的话语:“沈 d,我们结婚吧!”

“开玩笑吧?!”沈 d心里出现了波涛,手指敲出来的文字却是不相信:“别开玩笑!”

小头像很快地跳动,一行字在屏幕上出现:“我是说真的!!!”

……

现在回想那一瞬间,沈 d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感激:郁是个负责任和善良的小伙子,他那简单的一句话,恍如让一个女孩一生的幸福梦想都有了依托,或说有了起飞的出发点。

自那以后,郁开始直白地谈出感情和对婚姻的准备:我想娶你,我保证自己的父母会接受你,我能过来看你吗……

那一年,沈 d23岁,而郁刚刚21岁。

接站时,沈 d淋得浑身透湿

2002年的圣诞节,对沈 d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。沈 d说,由于之前郁从吉林打来电话,说要到武汉陪自己过节。但是到了那天,郁却没有来。

“当时失望吗?”记者问。沈 d眉毛1扬:“有一点,总是说来,但总是没有来成!”言语中,丝毫不掩盖当时对郁到来的期盼。沈 d笑着:“从圣诞节就开始盼望,到了2003年元旦,郁说来还是没有来。最后郁来了,那天是2003年1月28日干细胞回输一次多少个细胞!”

28日上午,沈 d接到了郁的电话,电话区号显示是郑州,这让沈 d心中一阵激动:他真的来了。电话那头郁说:“我下午到!”

那天,坐着轮椅的沈 d在表妹的搀扶下,从湖北大学动身,搭车到武昌火车站接站。后来,她又恍忽记得郁说自己坐长途客运车到汉,姐妹俩又赶到了傅家坡客运站。

从下午直到晚上8时,姐妹俩在火车站和汽车站之间展转,不但没有接到郁,反而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淋透了。失望之余,沈 d回到家中。这时已是晚上9时,还没来得及换衣服,郁的电话来了,话语很平静:“沈 d,我到汉口了!”

出门。打的。沈 d和表妹再度动身,终究在汉口水厂老车站边的一个副食店旁,看到了风尘仆仆的郁。“他一来,雨都停了!”沈 d不忘打趣。还有一个细节她没有忘:上台阶时,郁很自然地接过表妹手中的轮椅推手,推着沈 d朝前走……

到上海拜见“公公”

郁用行动表明,自己是真心爱沈 d的,并向沈 d的父母表白卵巢早衰后遗症如何治疗,自己来就是和沈 d结婚的。年轻人的执着和坦诚多少让上了年纪的沈 d父母心里打鼓,但从平时的交往中,身为大学教师的他们也的确感受到了小伙子的爱心和细心,同时对这个年轻人多了一些期待。

沈 d母亲说,从小家里就非常疼爱沈 d,就担心她受个磕碰伤害,现在有人关爱她,真是从心底里感到高兴。

在平常相处中,感动沈 d的是郁的孝心和责任感——郁对老人好,非常孝顺。沈 d说:“对老人这么孝顺的人,对他人一定会很好。”

2003年3月,一来为了见见未来的公公,二来为了证实郁的求婚确切已征得了家长的同意,沈 d与郁一道前往上海,这也是沈 d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。沈 d说,如果郁的父亲不同意,她也不想郁和他的父亲闹翻。

到上海时已是晚上,两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酒店住下。第二天早上,郁的父亲摆下饭局,请沈 d和郁吃饭。

公公是个非常体贴的老人。沈 d回想:初次见面,发现郁的爸爸非常和善、客气,没有多的话,但一说话就让人感到亲切。对两人结婚的事,老人说:相信儿子的选择,相信你们会幸福!末了,老人单独对沈 d说:“他年纪小,不懂事,结婚后实际问题会很多,有不周到的地方你要多担待。”

非典时期的“非常”婚礼

2003年4月,这对因网络结缘的恋人的婚礼在湖北大学举行。沈 d笑言,那时正好遭受了非典,湖北大学校园不让外面的车辆进出,但自己结婚那天,学校领导特批,婚车开到了她的家门口。

沈 d回想说,结婚的事情,自己没有太操心,就在结婚前一天晚上,自己还在朋友家玩。而婚事的筹办,除父母,主要是郁在忙活。

“对即将到来的幸福,就没有期盼吗?”记者问。

“有啊,想到有郁和家里人张罗,我就很放心。”沈 d说,想以一种特别的平静来迎接新婚的到来,“他人可能认为我没有选择,总觉得我能够结婚就不错了,但我其实也是有选择的!”这份自信让记者和旁边站着的爱人郁都笑了。

婚礼宴席摆了不下30桌,校内一场,校外又一场。沈 d笑言:可能是非典期间憋久了,亲戚朋友来了好多人,每个人都为我们祝愿、喝彩,那种感觉让人一生都忘不了。

冒着生命危险迎接新生命

有一天视神经萎缩能维持几年,沈 d发现自己怀孕了,一阵快要为人父母的喜悦涌上沈 d和郁的心头。但到省妇幼保健院体检后,这对年轻的夫妇被告知,沈 d有糖尿病,心脏也有些不适,医生直言不讳地告知沈 d:这对生孩子不利。

但为了保护自己与郁的爱情结晶,沈 d决定冒险打胰岛素降血糖。本来随便吃的东西忌口了,打胰岛素隔天就要调制不同的剂量。沈 d说,当时就和郁商量好了,如果是个男孩,就叫郁溪……

临产前一天,夫妇两人彻夜未眠。第二天,沈 d被推动了产科病房,由于畏惧全麻对婴儿健康不利,在实行剖腹产时,沈 d只用了局部麻醉,结果在手术中疼昏过去……

事后表妹告知沈 d,她醒来后,还在迷迷糊糊中,第一句话就问:“我儿子怎样了?”3天后,在沈 d强烈要求下,医生破例让她去婴儿房看刚出世的郁溪视网膜周边变性严重吗。隔着玻璃,沈 d惊讶地发现:“我的伢好大啊!”短短1分钟探视,让她既自满又幸福。和自己的丈夫一样,她也忘了一项重要的事情,手中摄像机的镜头忘记开了。没有拍下儿子的精彩亮相,她被亲友好一顿“数落”。

郁:我不会变心

郁说自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,这是他的家庭背景所决定的。对父母离异的事,郁一直都采取躲避的态度。

1999年,郁和沈 d在网上认识时,他一边打工,一边在延边大学自修外语。说起第一次网上聊天的经历,郁仍然很不好意思。因为他打字的速度很慢,他人都不愿意理他,只有一个叫“沈阳”的女孩子非常耐心地等他把字打完。这让郁很感动,这个女孩就是沈 d。他们成为了一对固定的网友。

两个人在网上无话不谈,特别是当郁把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苦恼向沈 d诉说时,沈 d总是像个大姐姐一样默默聆听,耐心开导,让郁觉得沈 d值得信赖。

他千里迢迢从吉林到武汉来娶一个无腿的女孩,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。但是郁认为,他和沈 d的婚姻是最稳固的,他相信沈 d对自己的感情。当记者戏言,要是你变了心怎么办时,郁断然说:“我不会变心。”

郁和沈 d对他们的婚姻非常安然,两人常常参加朋友的集会,郁甚至带沈 d去迪吧文娱。除沈 d行走不便以外,朋友们也没有觉得他们和正常人有什么不一样。

现在,郁在武汉的一家银行工作。为了方便沈 d出去活动,郁用所有的积蓄买了一部二手车。他说,现在有一个好老婆,有一份不错的工作,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,他很满足了。说起今后,他打算再多赚一些钱,将来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,还要供儿子读书。郁说这些时,沈 d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他,脸上写满了幸福。

友情链接